佳旺香辣味咪尔

品牌名:

生产商:

产品分类:

食品类:

规格:

净含量:

配料表

小麦粉、食用棕榈油、白砂糖、食用盐、味精、香辛料、香辣粉、青豆、食用香精香料、食品添加剂、阿斯巴甜、含苯丙氨酸、、柠檬黄、日落黄、

添加剂成分解读

B级

安全食用1种

食用香精香料

婴儿奶粉禁用,存在争议

B-级

孕童少食1种

日落黄

多国禁用,儿童少食

C级

含危险物1种

柠檬黄

多国禁用,儿童少食

D级

含致癌物1种

阿斯巴甜

2B类致癌物

营养成分表

·能量 2282(437Kcal)

中热量

0

1005

2345

♾️

·蛋白质 3.6g

中蛋白

0

1.6

6.4

♾️

·脂肪 25.2g

高脂肪

0

3

7

♾️

·碳水化合物 52g

高糖

0

13.5

31

♾️

·钠 535g

中钠

0

270

630

♾️

佳旺香辣味咪尔添加剂科普小课堂

柠檬黄(Tartrazine)是一种常用的人工合成色素,广泛用于各种食品和饮料中,如软饮料、糖果、烘焙食品、调味品和冰淇淋等,以赋予其黄色或亮黄色外观。柠檬黄铝色淀则是柠檬黄与铝盐的结合物,常用于需要保持色彩稳定的产品中,例如粉末状调味料和糖果涂层中。与水溶性的柠檬黄相比,柠檬黄铝色淀更适合用于油性和干燥的食品基质。 柠檬黄的广泛应用主要由于其成本低廉、着色效果好且稳定性强。然而,柠檬黄对部分人群存在一定的健康风险,特别是对于对阿司匹林敏感的人群和某些儿童可能会引发过敏反应,如皮疹、哮喘等症状。此外,有一些研究表明,柠檬黄可能对某些儿童的行为产生影响,如引发多动症状。因此,欧洲食品安全局(EFSA)和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均对柠檬黄在食品中的使用量进行了严格的限制,确保在规定剂量内对人体无害。 为了保证消费者的知情权,许多国家要求在食品标签上标明是否含有柠檬黄,以便那些对其敏感的消费者可以避免食用。此外,建议家长尤其注意儿童食品中柠檬黄的含量,并谨慎选择含有人工色素的食品。

日落黄(Sunset Yellow FCF)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橙黄色食用色素,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中,用于赋予食品鲜艳的黄色或橙黄色。日落黄铝色淀则是日落黄的铝盐复合物,通常用于需要色彩稳定的粉末类产品,如糖果、粉状饮料和某些烘焙产品。由于其色泽鲜艳、色调稳定,日落黄常用于饮料、糖果、果冻、果酱、冰淇淋、糕点等产品中,以增强视觉吸引力,使产品看起来更具诱惑力。 日落黄及其铝色淀的广泛应用主要是因为其成本低、色彩鲜亮、耐光性和耐热性良好。然而,日落黄对部分人群存在一定的健康风险,特别是对于对阿司匹林敏感的人群,可能引起过敏反应,包括皮疹、荨麻疹以及哮喘。此外,一些研究表明,日落黄可能对部分儿童的行为产生负面影响,如引发多动症或注意力不集中症状,这被称为"食用色素和行为障碍的关联"。 因此,许多国家对日落黄的使用量进行了严格规定,并要求在食品标签上标明含有日落黄,以便消费者尤其是对色素敏感的群体能够做出明智的选择。欧洲食品安全局(EFSA)在重新评估后,限制了日落黄的每日允许摄入量(ADI),以降低对消费者的潜在健康风险。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也批准了日落黄的使用,但要求在标签上明确标示。

阿斯巴甜(Aspartame)是一种合成甜味剂,由天门冬氨酸和苯丙氨酸的甲酯化合物组成,其甜度约为蔗糖的200倍,但几乎不含热量。由于其高甜度和低热量的特性,阿斯巴甜广泛应用于食品和饮料工业中,特别是在低热量、无糖和健康导向的产品中,例如碳酸饮料、果汁、无糖口香糖、糖果、乳制品、即食甜点以及一些营养补充剂中。 阿斯巴甜因其味道接近蔗糖,且没有许多其他人工甜味剂所具有的苦味或金属味,因此深受食品加工者的喜爱。在饮料和甜点中,阿斯巴甜能够提供与蔗糖相似的甜味体验,但热量却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这使得它非常适合糖尿病患者以及需要减肥或控制卡路里摄入的人群。 阿斯巴甜的一个特点是它在加热时容易分解,因此在高温烹饪和焙烤食品中不太适用。但它在常温及冷藏条件下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因此特别适合冷饮和即食甜点。 然而,阿斯巴甜的使用也伴随着一定的健康争议。阿斯巴甜含有苯丙氨酸,因此苯丙酮尿症(PKU)患者必须避免摄入,因为他们无法代谢苯丙氨酸,这可能导致严重的神经损伤。此外,有些研究指出,某些个体在过量摄入阿斯巴甜时可能出现头痛、失眠或情绪波动等症状。因此,各国对阿斯巴甜的使用都有严格的规定和使用限量。FDA和EFSA都规定了每日允许摄入量(ADI),通常为每公斤体重40 mg,来确保其安全使用。 孕妇和儿童被建议尽量减少摄入含阿斯巴甜的食品,以避免潜在的健康风险。

食用香精是一类广泛使用的食品添加剂,主要用于改善食品的风味和气味。它们可以是天然来源(如植物提取物)或合成化合物,通常用于各种食品,如糖果、饮料、烘焙食品和调味品等。食用香精能够提升食品的吸引力和消费体验,且在合理的使用范围内是安全的。然而,部分个体对某些香精成分可能产生过敏反应,因此在使用时应遵循相关标准和剂量限制。